2016年11月10日 星期四

[助孕] 檢查篇-診斷性(軟式)子宮鏡


之前我們提過,如果夫妻規則行房半年(女方35歲以上)或一年(女方未滿35歲)沒有懷孕,就可能有不孕症的問題,這時便開始需要做一些檢查,看看是否有可矯正的因素。接下來跟助孕相關的一系列討論,就來說說有關檢查的部分。

首先介紹的是子宮鏡。先討論這個檢查並不是因為這個檢查最重要,其實是因為筆者目前是成大醫院診斷性子宮鏡檢查的負責人,實在有必要說明一下檢查的過程、目的及可能帶來的好處。

子宮鏡的構造如上圖,後方是一個可照相的鏡頭,前方是一軟管狀的結構,軟管直徑很細,通常在5 mm以內,成大目前所使用的軟管直徑就是。檢查的流程,基本上就是將此一細管經過子宮頸進入子宮腔,進行觀察及照相。

子宮鏡檢查是用以檢查子宮腔內的環境。如果把子宮想像成一個房間,子宮鏡就是用一個鏡
頭伸到子宮腔這個房間裡面,看房間裡面的配置是否正常。也因為如此,子宮鏡沒辦法評估子宮牆壁(也就是子宮肌肉層)裡面的狀況,也沒辦法評估輸卵管是否通暢。

輸卵管就像兩條通往子宮這個房間的水管,我們在做子宮鏡的當下,理應看到兩個水管的開口,但水管是埋在牆壁裡的,水管裡面是否通暢沒辦法用子宮鏡來評估。要評估子宮肌肉層及輸卵管是否通暢,需要另外做超音波、子宮輸卵管攝影、甚至腹腔鏡。

什麼時候醫師會建議安排子宮鏡?

與不孕症相關的時機,包括懷疑有子宮腔或子宮頸管內的病灶(息肉、肌瘤),或子宮腔內的沾粘,或子宮結構的異常(如子宮中膈)。另外,接受過不孕症治療反覆失敗的個案,也會考慮施作子宮鏡檢。

檢查前要準備甚麼?

其實不用特別準備甚麼。

子宮鏡檢查通常不太會不舒服(比子宮輸卵管攝影好得多)。檢查的過程中不需要麻醉,過程中受檢者都是清醒的。也不需要特別禁食,不過有時會建議檢查前兩個小時內不要吃東西。

有時候醫師會在檢查日前,先給受檢者使用刺激子宮頸軟化的藥物,可能用吃的可能用塞的,依照醫師建議的方式服用即可。

檢查流程

受檢者先平躺架腳,姿勢與一般內診無異,檢查者在局部清潔後會置入鴨嘴,爾後置入子宮鏡。少數受檢者因子宮頸狹窄或子宮角度特異,子宮鏡的細管無法順利進入子宮腔,則可能需要擴張子宮頸或使用固定子宮頸的器械,如果有用到這類的器具,施作時就可能有較多的不適。

整個檢查的過程約耗時5-10分鐘,偶爾若有可以立即處理的病灶需要移除的話則可能需要較長的時間。

為什麼醫師說我的檢查無法完成?

極少數的狀況,因為子宮頸沾黏或狹窄,可能使子宮鏡無法通過,便無法施作。另外也有少數女性若在清醒狀況下無法配合內診,也有可能無法完成子宮鏡檢。

子宮鏡檢查可以增加試管嬰兒療程成功率?

這個在幾年前有些學者是這麼認為的,但就在今年發表在Lancet的兩個較大規模而且高品質的醫學研究並不支持這個觀點。但若在施作診斷性子宮鏡的同時合併子宮內膜的搔刮刺激,目前仍有一些研究顯示可能對反覆著床失敗的個案有一些幫助。在沒有強力科學證據支持對成功率有助益的狀況下,該不該做以及怎麼做,就端看每個個案的個別狀況了。

檢查後要注意什麼嗎?

基本上檢查完後應該不會有太多不適,受檢者可能會覺得下腹悶或像月經要來的感覺,但通常在一天內會緩解。若有需要,也可以服用止痛藥物協助症狀更快速緩解,但需要的人其實很少見。檢查完通常在幾天之內會有少量的出血或出水,屬正常現象,一般三天左右會緩解。若在檢查後有開始有劇烈的腹痛或較大量(像月經第二天)的出血,並非正常現象,應該要盡快就診檢查。

診斷性子宮鏡造成子宮感染的機會很低,根據美國婦產科醫學會的建議,甚至在施作後可以不使用預防性的抗生素。然而由於許多接受子宮鏡檢查的受檢者都是要準備懷孕的個案,而子宮感染又是懷孕的大敵,因此也有醫師在檢查完會建議服用預防性的抗生素。



本文歡迎轉載,也請告訴你的家人朋友,把健康傳出去!若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討論,或在下方留言,或至Facebook搜尋『婦產科醫生 許沛揚』留言討論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