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日 星期五

[助孕] 子宮內膜異位系列之一:經痛與子宮內膜異位


經痛顧名思義指的是與月經相關週期性疼痛,發生率很高,約有超過50%的女性於月經期間可能出現1-2天的疼痛。

經痛大抵上分成兩大類:原發性經痛次發性經痛
原發性經痛指的是,疼痛的原由來自於月經這件事本身,屬於生理現象。相對的,次發性經痛則來自一些特定的疾病所造成月經期間的疼痛,屬於病理現象。子宮內膜異位,就是造成次發性經痛的主要原因!

原發性經痛和次發性經痛,有時候從症狀學上很難百分之百區分開來,但確實兩者有些許不同(如下表)。


不論是哪一種經痛,如果因為疼痛影響到日常生活的作息,就應該到婦產科檢查看看是否可能為次發性經痛。如果是單純的原發性經痛,可以藉由一些行為的改變來達到改善,例如平日的適度運動月經期間的充足睡眠戒菸熱敷以及一些放鬆的技巧,這些都有證據力不一的醫學研究認為可能有些幫助。若行為改變後仍舊疼痛難耐(大部分的女性是如此),就應該考慮藥物治療來改善生活品質。

治療原發性經痛常用的是一種叫做「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NSAIDs)」,有別於一般的普拿疼,此類藥物除了止痛,還可以減少跟原發性經痛相關的發炎物質產生,因此對於治療經痛的效果特別顯著。這類藥物雖然坊間也買得到,但要小心的是對這類藥物過敏的女性不少,而且有腎臟病或胃潰瘍病史的患者也不適合使用,最好還是由醫師評估後再開立。

除了止痛以外,另外一個減少疼痛的方法則是讓月經不來,或是來的時候量減少些,進而減少與原發性經痛相關的發炎物質的量,常用的方法就是「荷爾蒙用藥」,這類藥物常與避孕藥同成分,使用的方法可以是像避孕藥的週期性使用法,或是延長的連續性使用。

如果是次發性經痛,則要依不同的病因及治療目標來選擇治療模式。常見造成次發性經痛的病因包括子宮內膜異位、子宮肌腺症、子宮肌瘤、慢性骨盆腔發炎等。最常見造成次發性經痛的原因,就是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內膜異位顧名思義就是正常長在子宮腔內的子宮內膜異位性的長到了子宮以外的地方(最常見在骨盆腔或腹腔、如下圖)。


這些異位的子宮內膜,仍舊會受到身體週期性的荷爾蒙變化而增生再剝落,造成經血累積在腹腔或骨盆腔,刺激骨盆腔局部發炎物質的累積、組織纖維化並產生沾黏、促進神經及血管新生造成更厲害的疼痛!

總結,對於原發性的經痛,因為是生理性的,只能在每個週期來的時候盡量舒緩疼痛,讓時間來改善疼痛的狀態。但如果妳的經痛有愈來愈厲害的趨勢,不管是疼痛的強度隨著年紀增長而變強,或是疼痛的時間隨年紀增長反而拉長,或是有合併其他週期性的症狀時,應該要到婦產科檢查看看有沒有同時合併了次發性經痛。及早找出次發性經痛以及造成的病因,才不會讓疾病繼續進展到難以收拾的程度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